南岸府办发〔2021〕43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经济板块建设发展中心,重庆经开区各部门,各区属重点国有企业,各有关单位: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此页无正文)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9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定位、新使命,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区委十二届九次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理念更新、标准更高、审批更快、服务更优、措施更实,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积极建设数字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法制型政府,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
二、主要任务
(一)营造更加便利的市场环境
1.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严格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限,实现开办企业4小时内办结。简化住所登记要求,推动“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增强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银行开户、员工参保、办理税务和社保功能。开展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备案事项联办,实行事项容缺办理承诺制,实现开办企业和备案事项同时办结。大力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推动行政审批改为行政备案的事项有序纳入“多证合一”范围,开展“一企一证”改革。
推进电子证照归集运用,推动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企业设立即免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应用范围,在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积金等涉企服务高频领域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深度应用。政府买单为企业和群众免费邮寄各类证照。
2.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
设置企业注销“一窗通”,全面公开注销流程、条件时限、材料规范、办事地点等信息,实现申请人对各环节流程及办理进度可查询。优化企业注销流程,对符合简易注销的纳税人,以及未开展经营活动、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债权债务已清算完结的企业实行简易注销,逐步扩大简易注销范围。
3.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优化金融信贷流程,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鼓励在区金融机构压缩信贷业务各环节办理时限,精简申贷材料,创新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及信贷服务模式,推行线上服务、“不见面审批”等便捷服务。加大“信易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信用融资产品推广力度,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投放。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联合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设立首贷续贷中心。加强金融担保增信支持,启用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提高动产担保登记效率。探索建立贷款政银风险分担机制,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比例,提升融资担保能力。完善银企融资对接机制,持续开展银企对接专项活动。
4.深化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改革
推行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意向公开,便利供应商提前了解采购需求及相关信息。压减签约等待时间,不定期开展政府采购合同公告和合同备案监督检查,确保政府采购合同公告和备案及时、规范。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加快推进“不见面开标”。推行金融机构电子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加强支付和交付监管,实现政府采购平台与国库支付系统对接,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向供应商及时反馈款项支付情况。畅通投标人质疑投诉渠道,为投标人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维权服务。
(二)营造更加高效的投资建设环境
5.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
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将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从135项压减至80项(不含市级审批服务事项),并以清单形式公布。深化告知承诺制改革,各职能部门公布3-5个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规范企业承诺事项,统一告知承诺内容、流程和承诺书格式。
6.提升建筑许可办理速度
实现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赋码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控制在30个工作日以内,项目投资备案立即办,施工图备案3个工作日,施工许可2个工作日(工艺简单、单一的项目1个工作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4个工作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21个工作日。实现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小低项目”)从项目备案到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审批4个环节、14天内办结。实行数字化联合审图,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将消防、人防、卫生、水务、抗震等技术审查事项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审批管理系统上传电子施工图设计文件,实行施工图全程在线数字化联合审查和出具电子施工图合格证书。实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全程网办、电子证照。
7.探索推进“标准地”改革
由政府负责对符合条件的特定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事项实行区域评估。对已完成区域评估的建设用地,进一步明确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单位排放、容积率等指标。对已经施行区域评估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探索推进“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8.深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
全面推进“多测合一”改革,扩大“多测合一”项目覆盖面。开通工程建设手续绿色审批通道,推行“以函代证”。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搭建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平台,根据风险等级确定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频次和内容。深化工程竣工验收“多验合一”改革,建立工程竣工联合验收服务平台,优化联合竣工验收流程,全面落实小低项目简易验收制度。
9.提高市政服务水平
高压客户在供电企业的办电时限控制在8个工作日以内,低压非居民客户在供电企业的办电时限控制在3个工作日以内;实现水表口径DN100以下的用水接入办理时间缩减至5个工作日以内;用气时限控制在6个工作日以内。通过政务服务平台联动推送开办企业、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信息,供水供电供气企业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搭建电子发票系统,提升服务便利度。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园区七通一平全覆盖。
(三)营造更加优质的政务环境
10.提升政务服务成效度
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审批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平均减少80%以上。推广“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在社会保障、就业创业、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基本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深化减证便民,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度。推动高频电子证照在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社保、卫生、公安、住房城乡建设、民政等领域的应用。优化提升行政服务大厅标准化智能化建设,集中办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服务事项,推广实施“容缺受理、承诺审批、无偿帮代办”等服务。加快落实“跨省通办”、“川渝通办”。
11.提升服务方式完备度
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综办”及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实现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就近办、马上办。加快推进“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推进无差别综合窗口、分领域综合窗口比例达到90%以上。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自助服务区,实行“7×24”小时自助终端服务,积极推行在商场、银行、车站等场所设置自助设备。接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流程,安排驻场轮值人员,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和智能在线服务。
12.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
提高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效率,实行不动产登记系统企业端网签生效后自动申请预告及转移登记,提供纸质不动产登记证书(证明)邮寄服务。大力推广电子不动产登记证书(证明)、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证明,推动部门间协同互认,扩大电子权证应用场景。在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安装电子签批屏。推动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企业信息共享,实现同步过户。
13.优化纳税服务质量
持续优化申报纳税,推行“十一税合一”,减少纳税次数。继续简化办税事项,优化个税预扣预缴、增值税留抵退税及出口退税流程。加快推进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优化电子专票服务方式。持续压缩办税时间,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长和等待时长均压缩至5分钟以内。优化“非接触式”办税服务,积极引导纳税人缴费人涉税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设立24小时自助办税终端和智能税务机器人。
(四)营造更加稳定的就业环境
14.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
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7%以上,农民工工资清欠法定时效内结案率社会类达到98%,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内结案率达到95%。
15.促进创业就业
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市场化转型、商业化运作,探索打造精品创业孵化基地,提升创业孵化成效。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优化政策申报流程,提高贷款额度和贴息标准,拓宽创业者融资渠道。加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常态化服务机制,为高端人才提供精准服务。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五)营造更加规范的监管执法环境
16.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与信用监管等监管融合,加强“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覆盖率100%、结果公示率100%。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制定跨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
17.加强全流程信用监管
推动信用信息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开展各行业、个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分类信用监管。推进商贸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开展电子商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评估,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和披露制度,实行广告业信用分类管理。健全事前信用核查、信用承诺,事中信用评价,事后信用公示、信用奖惩和信用修复等全流程信用监管机制。
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制定政务诚信评价指标。加强项目投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严格履行依法向社会和市场主体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签订的各类合同,不得因政府换届、领导干部调整等违约毁约。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清理涉政府机构拖欠市场主体账款、不兑现政策、未履行承诺等情况,持续开展涉政府机构失信被执行人专项治理,防范和化解政府失信风险。
18.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
深入开展“互联网+监管”系统推广应用。加快归集共享各类监管数据,建立完善相关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监管对象信用分类,支撑新型监管机制建设。建立全区政务数据资源池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保障数据服务接口、共享交换、授权使用安全。探索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非现场监管。
(六)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保障环境
19.强化民商事案件司法保障
推进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力争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达到70%。探索“云法庭”模式,鼓励法院推行网上审判。推广运用电子诉讼平台,推行诉讼服务电子化,严格落实企业送达地址承诺制,全面推行电子送达。优化动产处置执行准备、执行立案、首次拍卖、二次拍卖等流程,减少执行耗时。推广应用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提高商事纠纷司法审判和执行效率。
20.大力压缩办理破产时限
推行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制定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规则,简化破产程序、降低破产企业处置成本。出台破产企业不动产处置容缺办理规范,进一步明确规则、标准、程序,提高财产处置效率。加强办理破产案件的法官和破产管理人培训,提升办理破产案件的专业化水平。推动建立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协调解决职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档案接转等事项。
2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知识产权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对重复侵权、故意侵权的企业进行公示,对严重失信主体,在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领域进行限制。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发现和惩戒力度。提高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囤积行为的监管执法频率。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主管区领导统筹领导、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加强协同配合,一体化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建立健全一把手负责的营商环境专班机制,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地。
(二)完善长效机制。加强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将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问题纳入纠治“四风”重要内容,聚焦行政审批、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采取明察暗访、设立营商环境观察员等方式,对政务服务大厅进行不定期考核,强化督查考核问效,以督查促整改,以评估促整改,以考核促整改,解决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推广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三)加强政企沟通。线上依托“渝快办”和重庆经开区“智慧园区”平台,接到企业诉求实现“接诉即办”,构建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对收到的企业诉求1个工作日内启动核实程序,3个工作日内答复,15个工作日内予以解决或服务确认。线下持续优化网格服务模式,深化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积极主动深入到联系企业,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研究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深化行业季度座谈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定期会商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针对重点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听取意见建议。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各级干部坦荡真诚同企业接触交往,营造尊商、亲商、重商、扶商、安商的社会氛围。
(四)抓好惠企政策兑现。设置政策兑现综合服务窗口,对全区出台的系列惠企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梳理细化,分别编制要件清单,明确办理时限,全部纳入“政策兑现综合窗口”办理。逐步实现惠企政策“一口发布、一口受理、一口咨询”服务。构建政策兑现“一张清单、一个窗口、一次告知、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办好、一次兑现”的“一次办”闭环流程。依据企业经营范围、行业领域与个人信息,通过数据共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自动分析匹配、精准推送政策。试行部分简单易行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对确需企业提出申请的惠企政策,合理设置并公开申请条件,简化申报手续,加快实现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
(五)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各部门要主动制定政策解读文件,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组织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推广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不断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任务分解表
目标任务 |
工作措施 |
牵头部门 |
配合单位 |
1.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
①压时间。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限,实现开办企业4小时内办结。②减环节。简化住所登记要求,推动“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开展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备案事项联办,实行事项容缺办理承诺制,实现开办企业和备案事项同时办结。大力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推动行政审批改为行政备案的事项有序纳入“多证合一”范围,开展“一企一证”改革。推进电子证照归集运用,推动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③降费用。政府买单为企业和群众免费邮寄各类证照。④优服务。严格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增强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银行开户、员工参保、办理税务和社保平台功能。企业设立即免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应用范围,在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积金等涉企服务高频领域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深度应用。 |
区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市场监管局 |
区公安分局、区人力社保局、区税务局、区财政局、经开区税务局、区政务办 |
2.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 |
①减流程。设置企业注销“一窗通”,全面公开注销流程、条件时限、材料规范、办事地点等信息,实现申请人对各环节流程及办理进度可查询。②减环节。优化企业注销流程,对符合简易注销的纳税人,对未开展经营活动、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债权债务已清算完结的企业实行简易注销,逐步扩大简易注销范围。 |
区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市场监管局 |
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税务局 |
3.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
①减流程。优化金融信贷流程,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鼓励在区金融机构压缩信贷业务各环节办理时限,精简申贷材料,创新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及信贷服务模式,推行线上服务、“不见面审批”等便捷服务。②优服务。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联合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设立首贷续贷中心。加强金融担保增信支持,启用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提高动产担保登记效率。探索建立贷款政银风险分担机制,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比例,提升融资担保能力。完善银企融资对接机制,持续开展银企对接专项活动。 |
区金融办 |
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经开区财务局、区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市场监管局 |
4.深化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改革 |
①优服务。推行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意向公开,便利供应商提前了解采购需求及相关信息。压减签约等待时间,不定期开展政府采购合同公告和合同备案监督检查,推动政府采购合同公告和备案及时、规范,加强支付和交付监管。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加快推进“不见面开标”。推行金融机构电子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实现政府采购平台与国库支付系统对接,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向供应商及时反馈款项支付情况。畅通投标人质疑投诉渠道,为投标人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维权服务。 |
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经开区改革发展科技局 |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
5.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 |
①减流程。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将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从135项压减至80项(不含市级审批服务事项),并以清单形式公布。积极引导纳税人缴费人涉税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②减环节。深化告知承诺制改革,各职能部门公布3-5个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规范企业承诺事项,统一告知承诺内容、流程和承诺书格式。 |
区住房城乡建委、经开区生态环境建管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区农业农村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城市管理局、经开区改革发展科技局、经开区建设服务中心 |
6.提升建筑许可办理速度 |
①减流程。通过审批管理系统上传电子施工图设计文件,实行施工图全程在线数字化联合审查和出具电子施工图合格证书。实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全程网办、电子证照。②压时间。实现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赋码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控制在30个工作日以内,项目投资备案为即办,施工图备案为3个工作日,施工许可为2个工作日(工艺简单、单一的项目1个工作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为4个工作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为21个工作日。实现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从项目备案到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审批4个环节、14天内办结。③减材料。实行数字化联合审图,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将消防、人防、卫生、水务、抗震等技术审查事项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
区住房城乡建委、经开区生态环境建管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
7.探索推进“标准地”改革 |
①减环节。由政府负责对符合条件的特定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事项实行区域评估。对已完成区域评估的建设用地,进一步明确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单位排放、容积率等指标。②减流程。对已经施行区域评估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探索推进“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
区住房城乡建委、经开区生态环境建管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
8.深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 |
①减流程。全面推进“多测合一”改革,扩大“多测合一”项目覆盖面。开通工程建设手续绿色审批通道,推行“以函代证”。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落实区域评估。深化工程竣工验收“多验合一”改革,建立工程竣工联合验收服务平台,优化联合竣工验收流程,全面落实小低项目简易验收制度。②减环节。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搭建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平台,根据风险等级确定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频次和内容。 |
经开区改革发展科技局 |
区住房城乡建委、经开区生态环境建管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9.提高“水电气”接入效率 |
①压时间。高压客户在供电企业的办电时限控制在8个工作日以内,低压非居民客户在供电企业的办电时限控制在3个工作日以内;实现水表口径DN100以下的用水接入办理时间缩减至5个工作日以内;用气时限控制在6个工作日以内。②优服务。开展供气延伸服务,为用户提供燃气接入、工程安装、器具配套、报警器安装等一站式服务,优化用户办事体验。通过政务服务平台联动推送开办企业、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信息,供水供电供气企业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搭建电子发票系统,提升服务便利度。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园区七通一平全覆盖。 |
区经济信息委、区城市管理局、经开区建设服务中心 |
市南供电公司、江南营管所、东部水务公司、燃气南岸分公司 |
10.提升政务服务成效度 |
①减流程。深化减证便民,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广“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在社会保障、就业创业、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基本实现“一件事一次办”。②压时间。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审批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平均减少80%以上。③优服务。推动高频电子证照在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社保、卫生、公安、住房城乡建设、民政等领域的应用。优化提升行政服务大厅标准化智能化建设,集中办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服务事项,推广实施“容缺受理、承诺审批、无偿帮代办”等服务。加快落实“跨省通办”、“川渝通办”。 |
区政务办、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 |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
11.提升服务方式完备度 |
①减流程。加快推进“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推进无差别综合窗口、分领域综合窗口比例达到90%以上。②优服务。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综办”及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实现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就近办、马上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自助服务区,实行“7×24”小时自助终端服务,积极推行在商场、银行、车站等场所设置自助设备。接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和智能在线服务,安排专(兼)职工作人员、相对固定的热线联络员和驻场轮值人员,切实办好企业群众诉求。 |
区政务办、区政务信息中心、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 |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
12.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 |
①减流程。提高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效率,实行不动产登记系统企业端网签生效后自动申请预告及转移登记。②减环节。推动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企业信息共享,实现同步过户。③优服务。大力推广电子不动产登记证书(证明)、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证明,推动部门间协同互认,扩大电子权证应用场景。在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安装电子签批屏。提供纸质不动产登记证书(证明)邮寄服务。 |
南岸不动产登记中心 |
|
13.优化纳税服务质量 |
①减环节。持续优化申报纳税,落实财产行为税合并申报,调整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纳税期限;加快推进增值税、消费税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附加税费合并申报;调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期限,减少纳税次数。②压时间。简化办税事项,简便优化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确保平均办理时间不超过8个工作日。持续压缩办税时间,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长和等待时长均压缩至5分钟以内。③优服务。推进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加大向新办纳税人免费发放税务UKEY力度;实施网格化服务,不断优化发票服务方式。优化“非接触式”办税服务,积极引导纳税人缴费人涉税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设立24小时自助办税终端和智能税务机器人,提高窗口使用效率。 |
区税务局、经开区税务局 |
|
14.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 |
①优服务。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7%以上,农民工工资清欠法定时效内结案率社会类达到98%,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内结案率达到95%。 |
区人力社保局 |
|
15.促进创业就业 |
①优服务。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市场化转型、商业化运作,探索打造精品创业孵化基地,提升创业孵化成效。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优化政策申报流程,提高贷款额度和贴息标准,拓宽创业者融资渠道。加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常态化服务机制,为高端人才提供精准服务。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
区人力社保局 |
|
16.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
①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率。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与信用监管等监管融合,加强“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覆盖率100%。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制定跨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②提高监管执法信息公开率。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结果公示率100%。 |
区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市场监管局 |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
17.加强全流程信用监管 |
推动信用信息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开展各行业、个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分类信用监管。推进商贸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开展电子商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评估,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和披露制度,实行广告业信用分类管理。健全事前信用核查、信用承诺,事中信用评价,事后信用公示、信用奖惩和信用修复等全流程信用监管机制。全面清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事业单位拖欠市场主体账款、不兑现政策、未履行承诺等情况。
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制定政务诚信评价指标。加强项目投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严格履行依法向社会和市场主体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签订的各类合同,不得因政府换届、领导干部调整等违约毁约。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清理涉政府机构拖欠市场主体账款、不兑现政策、未履行承诺等情况,持续开展涉政府机构失信被执行人专项治理,防范和化解政府失信风险。 |
区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市场监管局 |
|
18.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 |
深入开展“互联网+监管”系统推广应用。加快归集共享各类监管数据,建立完善相关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监管对象信用分类,支撑新型监管机制建设。建立全区政务数据资源池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保障数据服务接口、共享交换、授权使用安全。探索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非现场监管。 |
区政务办、区大数据发展局、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 |
区委网信办、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
19.强化民商事案件司法保障 |
①减流程。推进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力争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达到70%。②减时间。优化动产处置执行准备、执行立案、首次拍卖、二次拍卖等流程,减少执行耗时。③优服务。探索“云法庭”模式,鼓励法院推行网上审判。推广运用电子诉讼平台,推行诉讼服务电子化,严格落实企业送达地址承诺制,全面推行电子送达。推广应用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提高商事纠纷司法审判和执行效率。 |
区法院 |
|
20.大力压缩办理破产时限 |
制定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规则,简化破产程序、降低破产企业处置成本。出台破产企业不动产处置容缺办理规范,进一步明确规则、标准、程序,提高财产处置效率。加强办理破产案件的法官和破产管理人培训,提升办理破产案件的专业化水平。 |
区法院 |
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区金融办,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
2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①建制度。建立知识产权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对重复侵权、故意侵权的企业进行公示,对严重失信主体,在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领域进行限制。②优服务。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发现和惩戒力度。提高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囤积行为的监管执法频率。推动建立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协调解决职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档案接转等事项。 |
区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市场监管局 |
区公安分局,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
22.强化组织领导 |
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主管区领导统筹领导、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加强协同配合,一体化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建立健全一把手负责的营商环境专班机制,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地。 |
区发展改革委、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 |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
23.完善长效机制 |
加强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将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问题纳入纠治“四风”重要内容,聚焦行政审批、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采取明察暗访、设立营商环境观察员等方式,对政务服务大厅进行不定期考核,强化督查考核问效,以督查促整改,以评估促整改,以考核促整改,解决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推广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
区政府督查办、经开区办公室 |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
24.加强政企沟通 |
线上依托“渝快办”和经开区“智慧园区”平台,接到企业诉求实现“接诉即办”,构建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对收到的企业诉求1个工作日内启动核实程序,3个工作日内答复,15个工作日内予以解决或服务确认。线下持续优化网格服务模式,深化领导对口联系服务制度、行业季度座谈会议制度,与企业保持零距离沟通。积极主动深入联系企业,采取定期走访检查、专题会议、现场办公等形式加强联系,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研究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周通报”、“季调度”工作机制及问题交办机制,针对联系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较为突出的难点问题,责成相关单位积极研究思路对策,落实工作责任和破解措施,集中精力进行调处破解。进一步完善定期会商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针对当前重点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建议听取意见,充分发挥分析研究、决策咨询、服务大局作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各级干部坦荡真诚同企业接触交往,营造尊商、亲商、重商、扶商、安商的社会氛围,坚决查处诬告陷害行为。 |
区工商联、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 |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
25.抓好惠企政策兑现 |
设置政策兑现综合服务窗口。自动分析匹配、精准推送政策。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线上兑现”。 |
区发展改革委、区政务办、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26.广泛开展宣传培训 |
各部门要主动制定政策解读文件,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组织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推广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不断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
区委宣传部、区政务办、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 |
经开区办公室,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