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现将《南岸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督导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南岸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督导工作方案
2.南岸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督导指标体系表
重庆市南岸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4年2月18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勇,023-62605593、13452448731)
附件1
南岸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督导
工作方案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为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育督导重要作用,提升对学校的经常性督导的效能,推动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市的区域实践,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南岸教育新篇章,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锚定实施立德树人工程重大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学校提升内涵、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营造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2. 坚持目标导向。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育督导重要作用,探索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督导评估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效果,引导学校提升内涵、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3. 坚持机制创新。通过学校自我督导,教育集团组织集团内学校互评互鉴,责任督学经常性督导等方式,规范实施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增强督导评估的精准性、实效性。
4.坚持以评促建。发挥督导评估的诊断、引导、改进及激励功能,通过典型案例的发现与推广,督导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注重内涵发展,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落细。
二、督导对象及方式
(一)督导对象:全区中小学校。
(二)督导方式:以自然年作为一个督导评估周期,责任督学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督导评估作为经常性督导的重要内容,开展定期与常态相结合的融合督导。
三、督导重点
督学责任区加强对学校的经常性督导,重点督导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情况,主要包括学校党建及党建带团建队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德师风、资源配置、教育收费、安全稳定等情况。学前教育根据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标结合《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和重庆市《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方案》开展融合督导。
四、督导机制
(一)学校自我督导。学校对照《重庆市南岸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情况督导指标体系表》(附件1)分时段对重点内容进行自我督导,总结亮点成效,形成典型案例提交督学责任区;每年11月30日前,学校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情况自我督导报告、自评表提交教育集团督评中心和督学责任区。
(二)集团互评互鉴。教育集团督导评估中心定期组织集团学校开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情况自我督导的互评互鉴,梳理总结教育集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总体情况、亮点经验和存在问题,于每年12月20日以前提交督学责任区。
(三)责任督学经常性督导。责任督学于每年2月-11月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督导指标》作为经常性督导的标准,结合各类综合督导、专项督导等工作开展融合督导。责任督学将督导结果及时和学校沟通交流,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
(四)督导结果运用。督导结果运用于学校发展性评价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到位,以及教育督导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力、推诿扯皮、不作为或没有完成整改落实任务的,根据相关规定予以问责。
1
附件2
重庆市南岸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情况督导指标体系表
重点内容 |
关键指标 |
考查要点 |
自我督评成效亮点及问题短板 |
集团互评互鉴 |
责任区督评意见 |
备注 |
A1.党建及党建带团建队建
|
B1.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
C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五育并举,确立立德树人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在校门处清晰可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党的教育方针宣传内容。 |
|
|
|
|
C2.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领导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近三年无严重违纪违规事件。 |
|
|
|
| ||
C3.规范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的把关和决策,做好“三重一大”事项会议记录。 |
|
|
|
| ||
C4.加强党组织对学校各项工作和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和教职工大会(代表大会)等各类组织的领导,形成党建带团建、队建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党组织书记或政治面貌为党员的校长担任学校少工委主任。 |
|
|
|
| ||
B2.全面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
|
C5.建立党员活动室、学习室,并配备必要设施。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积极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把党组织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建立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联系服务师生员工制度,实施党员名师工程,组织党员承诺践诺,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党组织活动。 C6.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严格党员标准,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党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日、谈心谈话、走访慰问、帮扶救助等制度。落实党务工作队伍激励保障措施。 |
|
|
|
| |
A1.党建及党建带团建队建 |
B3.把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组织重要任务 |
C7.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建立了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党组织书记主抓学校德育工作,把握正确方向,推动解决重要问题,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
|
|
|
|
C8.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建立常态化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月至少组织1次教职工政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和党员教师作用;定期分析教职工思想动态,积极为教职工排忧解难。 | ||||||
A2.教育教学 |
B4.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C9.突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学校德育应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坚持课堂育德,落实好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目标;以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等,组织专题“思政大课”。加强对学生思想、心理及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引入课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讲深讲透讲活学好大思政课。 |
|
|
|
|
|
C10.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思维的锤炼、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培养。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建立思政师资培育、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常态化工作机制。 |
|
|
|
| |
A2.教育教学 |
B5.落实课程方案 |
C1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规划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研制学校课程方案,规范实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规范使用审定教材,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严格执行学校正常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 |
|
|
|
|
C12.加强课程建设,特别是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课程建设,实施美育浸润行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每天安排25-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学生一小时校内体育锻炼;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体育节,建立完善的学生视力健康干预体系;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掌握1-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完善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校艺术展演机制,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展演展示活动;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机制。 |
|
|
|
| ||
A2.教育教学
|
B6.规范教学实施 |
C13.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统筹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设计。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
|
|
|
|
C14.坚持因材施教,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扶学习困难学生。积极学习应用优秀教学成果和信息化教学资源,鼓励教师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
|
|
|
| ||
B7.规范考试评价 |
C15.健全学校教育评价制度和运行机制,注重教学诊断与改进;加强校领导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指导教学的管理。 |
|
|
|
| |
C16.加强考试管理,按规定确定考试次数,规范命题管理,提高命题质量;深入分析质量监测数据,发挥诊断学情、改进教学的作用,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 |
|
|
|
| ||
C17.统筹作业布置,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根据学科特点,综合使用多种作业形式(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因人而异,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加强作业完成指导,避免作业时间挤占睡眠时间,加强对家长的引导教育,形成家校合力。 |
|
|
|
| ||
B8.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 |
C18.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探索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学新范式,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
|
|
| |
A2.教育教学 |
B9.学生发展
|
C19.开展以宣传中国梦,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
|
|
|
C20.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等;开发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等作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
|
|
|
| ||
C21.通过校园活动和家校社合作等方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周活动。 |
|
|
|
| ||
|
C22.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质量观,加强综合素质评价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对接,不断深化评价改革,发挥评价育人的效能。 |
|
|
|
| |
A3.科学研究
|
B10.切实加强校本教研 |
C23.加强教研管理,坚持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立跨年级组、跨学科和教育集团教研机制,健全学科教研的常态机制。 |
|
|
|
|
C24.开展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学科育德能力、作业设计能力、考试命题能力、信息技术应用等能力的专题教研活动。 |
|
|
|
| ||
B11.大力促进教育改革研究 |
C25.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申报、参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项目;开展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案例研究和学校评价改革的数字化转型研究,形成有改革味、实践味、南岸味的教育改革实践成果。 |
|
|
|
| |
C26.鼓励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研究,推动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搭建教育科研人才成长平台,加强梯队建设。 |
|
|
|
| ||
C27.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以实践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注重项目、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形成典型案例。 |
|
|
|
| ||
A4.师德师风 |
B12.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
C28.建立健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激励体系,健全教师荣誉制度。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开展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学团队等评选活动。 |
|
|
|
|
B13.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
|
C29.严格招聘引进,新教师招录和人才引进严格思想政治和师德考察;严格规范教师聘用,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 |
|
|
|
| |
C30.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引导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制定具体细化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 |
|
|
|
| ||
B14.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
C31.尊重教师合法权利,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涉及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决策、重要文件要充分听取教师代表意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为教师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必要支持。 |
|
|
|
| |
C32.营造尊师良好氛围,推进尊师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通过尊师第一课、9月尊师主题月等形式,将尊师重教观念渗透进学生的价值体系。引导家长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尊敬教师创造发挥,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学习教育。 |
|
|
|
| ||
A5.资源配置
A5.资源配置
|
B15.优质均衡配置师资
B15.优质均衡配置师资 |
C33.配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将兼职教师纳入队伍管理,制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配置实验室管理员,落实实验室管理规程;明确图书室管理员,完善学校图书室管理和使用制度,加强对课外读物的管理,严把质量关。 |
|
|
|
|
C34.鼓励教师积极提升在职学历,申报区级骨干教师;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 |
|
|
|
| ||
B16.加强硬件设施设备配备
|
C35.完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根据《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办法》要求,建设好必要的体育、美育场地和劳动教育场所;配齐教学所需必要设施设备,特别是图书馆藏书量不得低于《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量》的规定标准,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应当不少于一本;教学期间,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40小时。 |
|
|
|
| |
C36.保障实验教学条件。按照标准和实际需求建设实验教学场所;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及时补充与供给消耗性实验材料。 |
|
|
|
| ||
C37.加强建设心理辅导中心(室),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均应开放心理辅导室,课间、课后等非上课时间应明确一定时段向学生开放,每周课外开放时间不少于10小时。 |
|
|
|
| ||
B17.保障教育经费
|
C38.完善经费管理机制。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在公用经费中安排相应资金用于实验教学实施,开展劳动教育;将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经费、教师培训经费等列入学校年度预算,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 |
|
|
|
| |
C39.依法依规、合理有效使用教育经费。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将绩效预算贯穿经费使用管理全过程。 |
|
|
|
| ||
C40.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向一线教师倾斜,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
|
|
|
| ||
A5.资源配置 |
B18.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
C41.校园文化体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区域教育要求,学校办学特色,精心设计校园人文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 |
|
|
|
|
C42.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安全健康、温馨舒适的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
|
|
|
| ||
C43.整合利用学校现有场所,创设舒适的阅读环境,充分利用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正式出版物,满足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
|
|
|
| ||
A6.教育收费 |
B19.坚持义务教育免费 |
C44.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免费的规定,不收取学费、杂费。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
|
|
|
|
B20.执行收费公示制度 |
C45.建立规范化的收费公示动态管理制度,将收费项目和标准在校内公示栏、校门口等醒目位置向学生公示,根据收费政策变动,学校及时更新公示内容。 |
|
|
|
| |
B21.加强收支监管 |
C46.建立学校收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范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教育收费安排的相关支出按规定纳入项目库规范管理。 |
|
|
|
| |
C47.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将教育收费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服务性收费收入由学校按规定列支;代收费收入不计入学校收入,并全部转交至提供服务的单位。 |
|
|
|
| ||
A7.安全稳定
|
B22.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
C48.建立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的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食品饮水安全、设施安全和活动安全。 |
|
|
|
|
C49.坚持多病共防,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管理,坚持科学、精准、有效防控,适时优化调整卫生管理措施。 |
|
|
|
| ||
C50.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学校负责人陪餐、用餐信息公开、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等制度。 |
|
|
|
| ||
C51.建立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不法分子入侵、体育运动、校园欺凌、劳动实践活动、校车安全、食品安全、卫生防疫、自然灾害等风险评估和预防情况;建立健全保安门卫安全查验制度,拟定安保人员培训计划和应急演练方案等,并严格落实。 |
|
|
|
| ||
A7.安全稳定
|
B23.开展安全健康教育 |
C52.重视安全教育,有计划的开展预防溺水、火灾、禁毒、防电信诈骗、网络沉迷、交通事故、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技能;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根据学生群体和年龄特点,定期组织地震、火灾等应急疏散演练情况。 |
|
|
|
|
C53.推进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建设,建立完善强制报告制度,深入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 |
|
|
|
| ||
C54.依托“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中国学生营养日”等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性与生殖健康、心肺复苏、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护等方面健康教育,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传染病宣传教育,普及疾病预防,提升师生健康素养。加强手机管理,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学校为学生提供正常联系的辅助渠道。 |
|
|
|
| ||
C55.建立教育关爱制度,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定期摸排校园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困境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情况,建立台账,对重点学生落实“一生一策”“一生一专班”研判管理;开展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多形式的生命教育、亲情教育;进行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 | ||||||
B24.改善安全卫生环境 |
C56.配备学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配备必要的安全保卫力量,至少有1名专职安全保卫人员或受专门培训的安全管理人员。 |
|
|
|
| |
C57.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配备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落实日常卫生保健制度。 |
|
|
|
|
关键指标与考核要点政策依据
1
重庆市南岸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2月18日印发
- 1-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