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区教委>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基层政务公开>义务教育>招生管理>招生政策
  • [ 索引号 ]
  • 115001080092957735/2024-00294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教育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南岸区教委
  • [ 有效性 ]
  • [ 成文日期 ]
  • 2024-06-14
  • [ 发布日期 ]
  • 2024-11-15
南岸区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施方案摘要
日期:2024-11-15 16:58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4-11-15 16:58
字号:
分享: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的通知》(教基厅函〔20241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4年义务

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渝教基发〔20246)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区招生工作实际,特制定南岸区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入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2024831日(含831日)前,凡年满6周岁及以上儿童,应当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就读特殊教育中心的儿童入学年龄可适度放宽。确因身体等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监护人应当向对口小学提出申请,由学校报区教委基础教育科备案,区教委将指导学校坚持对其实施入学情况追踪。上一年度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未入学的,须重新提出入学申请。

(二)坚持免试入学。区教委结合教育资源实际,统筹划定并科学动态调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区域,凡南岸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可在户籍所在地免试就近入学。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采取考试、评测、面试,或者将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类文化课考试成绩、奥数考试结果、培训证书以及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的参考和依据。

(三)坚持规范公平。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招生纪律要求。严格按照招生程序,遵守各项工作时间节点,层层落实各级招生工作责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程序公正、过程公开、结果公平,实现阳光招生、阳光录取、阳光入学。

(四)坚持公民同招。严格落实国家、市级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规定要求,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同步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及录取工作均纳入全市“教育入学一件事”招生报名系统统一管理。

(五)坚持惠民有感。全面启动“教育入学一件事”招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线上录取,优化报名流程,简化审核材料,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全时段为学生及家长提供招生政策、咨询答疑等众多服务,切实做到信息公开、流程清晰、环节快捷、材料精简、时效增强。

二、招生办法

(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

第一类 本区户籍学生入学

公办小学新生入学实行“三对口”,即学龄儿童与父()的户口、房屋产权证明(或房屋产权证、购房正式合同)和实际居住地一致。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无自购房,自出生日起户籍一直挂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务区常住的,视为符合“三对口”入学条件。

公办初中新生入学实行对口直升、摇号、抽签等方式,即南岸户籍学生小学毕业后,根据其小学划定对口初中学校学位的实际情况,按照“三对口”“两对口”“—对口”顺序进行录取。

就读所属辖区公办学校的南岸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由区教委统筹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区域和小学划定对口初中学校,部分学校、楼盘将通过摇号、抽签等方式进行录取,依法保障南岸户籍儿童、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仅户籍在南岸,但不符合“三对口”原则(如:空挂户口、集体户口)等情况,由区教委统筹协调安排其就读户籍地周边有剩余学位的学校。

第二类 公租房项目业主子女入学

公租房实际承租人子女凡申请接受义务教育的,在其对应的小学统筹安排入学。原则上,凡就读我区小学的南岸户籍毕业学生,可直接就读对口中学;非南岸户籍学生建议其回户籍所在地享受义务教育或申请就读随迁子女定点学校和联系区内有空余学位的学校。

第三类 随迁子女入学

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区教委根据适龄儿童少年实际居住地、结合周边学校布局、办学规模和实际招生情况,统筹安排在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

第四类 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区教委将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凡患有严重生理缺陷,但能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南岸户籍残疾儿童、少年,区教委将协助其进入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无法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区教委将指导学校将其纳入学籍管理,实施“一人一案”,力所能及地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极个别情况特别严重的残疾儿童、少年,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须按相关规定依法办理缓学手续。

(二)民办学校招生入学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区教委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须独立招生,严格执行招生纪律,不得与公办学校混合招生,不得以参与其办学的公办学校或其分校的名义招生。区教委将按照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核定招生计划,并通过学籍管理系统严格管控,不得超计划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摇号录取。

(三)特殊情况招生入学

1.凡南岸户籍非本区小学毕业的学生,原则上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小学毕业后需回南岸就读公办初中的,须通过“教育入学一件事”招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线上录取,也可带上户口簿、房产证明和小学毕业证等材料,到区教委基础教育科申请、登记和审核,入学手续办理由相关学校具体操作实施。

2.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烈士、公安英模、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军人、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进藏干部、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区工作的外籍专家、区政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企业高管等,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由区教委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安排入学。政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按照《新重庆人才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执行。

3.未经备案的中小学校不得违规招收外籍学生。意愿在我区就读中小学的外籍适龄儿童、少年,须向区教委提出申请,经审核后由区教委统筹安排就读学校(已向市教委备案的国际学生接收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初中学校以体艺特长生、科技特长生等名义招生。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均衡编班规定,不得按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班,均衡配置教学师资,促进教育公平。

4.公办学校不得拒绝接收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和区教委统筹安排的学生。在招生入学中遇到的其他特殊情况,由区教委根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政策法规妥善处

理。

5.南岸区户籍适龄儿童在入学年龄段应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不得在“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接受教育或在家接受教育。对未按《义务教育法》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学校应主动联动辖区派出所、市场监管局、属地镇街等,立即启动义务教育学生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对其法定监护人发放劝返通知书,切实落实失学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责任。

三、时间安排

(一)发布信息时间

2024619——20日,区教委指导学校向社会宣传招生入学政策、招生工作安排和报名程序等相关信息。

(二)正式报名时间

民办学校线上报名时间为2024617日至619日;

公办学校线上线下同步报名时间:2024621日至625(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只能选择一所学校报名,公办、“民转公”学校不能兼报)

三)网上审核录取

对已完成正式网上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及家长,区教委和学校将在10个工作日内对相关证件材料和报名信息逐项进行核验,在710日前完成入学审核验证。

申请参加“民转公”学校摇号的适龄儿童、少年,区教委和学校将在627日之前完成资料审核,628日完成摇号工作,摇中的适龄儿童、少年请在630日晚上10点前在系统上完成“入学确认”,未摇中的适龄儿童根据招生划片在71日请尽快到对口小学报名。未摇中的适龄少年由区教委根据区域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学校就读。

(四)结果查询确认

区教委根据本地招生工作安排,完成网上报名信息核验后,各位家长要随时通过登录专栏或专区查询报名录取结果并予以确认。全区适龄儿童和家长应在715日前完成入学确认,如未确认,视作自动放弃该校入学资格。

(五)发放入学通知

2024720日前,学校将通过“渝快办”陆续发放电子入学通知书,生成入学“报到码”。家长可以对入学通知书进行查看、下载、打印,并按学校通知办理入学手续。

对因错过报名时间等特殊原因未完成网上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区教委和学校将指导其按照招生政策做好线下报名入学登记工作,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