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首页>工作情况
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勇闯无人区 “改沙为土”的首创团队
日期:2024-12-20 10:0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4-12-20 10:09
字号:
分享:

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合照。 

  在一片荒芜的沙漠,他们用信念坚定地踏出了一条“治沙之路”。

  2024年12月18日,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带领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荣获2024年度“感动重庆”特别奖。

  他们因何特别,他们特别在哪儿?

  从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再从甘肃巴丹吉林沙漠,四川若尔盖沙化草原,到中东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十六年间走过的“沙漠”之路,这支“特立独行”的“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打造出近5万亩生态绿洲,踏出一条跨越力学、材料、土壤、植物等研究领域的“治沙之路”,为沙漠化治理贡献了重庆技术、中国智慧。

毅然跨界,一头扎进“沙”里

  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近170万平方公里,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千亿元,近4亿人直接或间接受到沙漠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不断与沙漠进行抗争,但沙漠化生态治理一直缺乏有效手段。

  2008年,在有了“沙变土”的构想后,彼时已是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易志坚,便带领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在实验室里反复模拟实验,一头扎进了“沙”里。

  植物种植需要周期,材料研发和完善需要过程,2009年到2012年,“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从自家院坝、阳台和屋顶试种起步,之后再逐步在更大一点的区域里进行小块试验。在提出构想后第5年,“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终于从植物里提取了约束材料,实现了沙子从离散状态向土壤干时固体、湿时流变体两个力学状态的转变。

  2013年,“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开始在重庆进行沙漠模拟试验。重庆没有现成的沙漠,他们就在模拟地块垫上30到50厘米厚的碎石,在碎石上再垫上20到30厘米厚的沙,再在沙上垫上土壤化的沙子,在模拟沙漠地块里,他们不断改进材料,克服材料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等问题。这一试验过程又持续了三年。

  但真的决定到沙漠实地进行“土壤化”试验,“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仍然感到压力重重。“自筹经费,没有立项,不好名正言顺去现场;怎么联系地块、组织团队、保证安全,是否会失败等等,担忧很多。要下定这么大的决心,说实在话是真难……”可本着“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的信念,2016年,“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仍然硬着头“冲”进沙漠。

勇闯沙漠,沙漠结出“硕果”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公牛”,准确概括了这片沙漠极强的流动性。不断扩张的乌兰布和沙漠每年要向黄河流域中直接输入大量泥沙。“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把治沙的目光放到了这里。

  漫漫黄沙,一片荒芜。恶劣的沙漠环境让身处其中的“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队员们常常遭受风沙肆虐。满眼满口满嘴的沙,打在身上生疼的沙,还有晒得皮肤脱皮的紫外线和毫无预期的流鼻血。但这些并不能阻止团队的决心。

  两个多月的时间,在25亩的“沙漠土壤化”种植试验面积里,70多种植物让贫瘠的沙漠变得生机盎然。“成了!”所有的喜悦和信心把身体的不适抛诸脑后。

  2017年,团队开始规模化研究,乌兰布和沙漠的试验面积扩展为4000亩;2018年,在乌兰布和沙漠的试验面积扩大为6000亩,同时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川若尔盖沙化草地进行了试验,总面积为10000亩。到2021年,实验面积已发展为17000亩,范围也拓展到中东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等地。此后,团队继续扩大试验示范面积,如今,已成功将近5万亩沙漠化土地变为绿洲。

  让团队更加惊喜的还在后面。土壤化沙子保水保肥,节水效果显著。多个基地种植情况表明,作物灌溉量比周边农地或当地农牧业生产取用水限额低20%以上。土壤化后,土地形成“上紧下松”的土壤“倒装结构”,让植物根系非常发达,作物产量也普遍比自然土壤提高30%以上,部分作物产量甚至可提高1倍以上。

  多个“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试点项目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检验了技术的高效、高产、绿色、可持续和广域适应性。经第三方测产,全国平均亩产不超过5000公斤萝卜,在试点项目中平均亩产13699公斤;全国平均亩产324公斤的高粱,在试点项目中平均亩产789公斤;而全国平均亩产1290公斤的土豆,则在试点项目里平均亩产7006公斤……申请的10多种农产品全部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长期的坚持和投入最终没有白费。“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先后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8项,国际发明专利8项。技术研发和应用成果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国际“为地球奋斗奖”1项。

舍家为业,群众跟着团队享福

  “沙漠土壤化”一方面帮助遭受沙害困扰的地区恢复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沙漠土壤化”让受沙化困扰的地区驶入了“治沙+致富”的“快车道”,助力沙区乡村振兴,帮助各族人民改善生态、生产和生活条件。

  新疆和田是我国受风沙灾害最大的地区之一,老一辈的和田人只能向风沙妥协,造成“沙进人退”的恶性循环,大量的年轻人也因漫天风沙,把离开“沙窝子”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2017年,“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把基地建设在了和田县。3年时间,“沙漠土壤化”技术在和田改造了10000亩,带动周边村镇、企业在沙漠边缘形成了一个小型绿洲。

  和田县英阿瓦提乡英阿瓦提村村民努尔加汗·卡依木感触很深,“现在这里的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影响农田的气候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作物的产量也提高了。”

  和田县每年冬春季节牧草缺口很大,养殖企业需要从北疆甚至内地大量购草,饲草料短缺一直是和田发展畜牧产业的瓶颈,对当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均有严重影响。

  为此,“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致力于把绿色生态科技创新与解决当地牧草短缺难题有机结合,经试种优选出御谷狼尾草、苜蓿等优质草种,在经“沙漠土壤化”技术改良的改性沙土中,鲜草亩产达5-8吨,产量高能作为过冬储备饲草,缓解了牧草冬季短缺难题,缩短当地牧草供应链、降低草料成本,助力当地畜牧产业发展,让群众获得更实惠更健康的牛羊肉供应。

  而和田县的村民们更在“沙漠土壤化”中学到了技术,走向了小康。

  艾合买提托合提·买提库尔班是村里面的拖拉机手,以前春播秋收时节能通过开拖拉机每年有2万元的收入,基地建成后他不仅在基地工作每年有5万元收入,还在基地学会了农业种植技术,现在他自己带领家人在村里种植了5亩土地,每年能增收1.5万元。据统计,仅2023年,基地维吾尔族用工近1500人次,带领当地几十名群众脱了贫。

绝不止步,誓把沙漠变绿洲

  这些年来,易志坚在重庆与各个基地之间已经飞行超过700趟。在处理好日常繁杂的事务工作后,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泡在了沙漠化地区中那一块块试验田里。

  “搞科研不要怕吃苦,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任何行业都要有‘工匠精神’,只有找对自己的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能做出成绩。”这是易志坚对“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成员说得最多的话。

  “‘0到1’的创新往往颠覆了传统认知,总是会受到质疑。”

  “我们走的是一条用科学原理和事实说话的道路。”

  “高兴的是,这些年走下来,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小了。”

  16年的探索历程,虽饱尝艰辛苦涩,但在“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身上看到更多的是乐此不疲与乐观执着。由于科研经费短缺,团队成员自掏腰包用于项目研究已成为家常便饭,甚至以自己的房子为抵押去贷款搞科研,远离家人孩子来回奔走在沙漠基地。

  如今,“沙漠土壤化”技术成功迈入了产业化。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采取“人才+项目”方式引进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技术团队与生态产业链企业共同建设沙漠生态治理及土地利用“沙漠土壤化”项目。引进团队+项目后,通过规模化流转未利用沙地进行沙漠土壤化治理和科学种植,各类作物长势良好,让几十年无人问津、视为危害的沙漠变害为利,将昔日的“沙窝窝”变成了今天的“金窝窝”。

  2024年,团队助力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防沙治沙阻击战和“三北”重大生态工程,与洽洽食品等企业进行联名品牌打造合作,加强向日葵等商品种植的田间管理和收获加工,力争高产优质,以品牌合作推动产业化做大做强。

  在科学的引领下,“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在沙漠中负重前行、求索奋进,以原创性、突破性、跨学科的探索和创新,为沙漠种下一片绿洲。“我国有近170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如果采用沙漠土壤化技术成功改造其中的1%,那就将获得约2500万亩可利用土地。”这是“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胸怀天下,兼济苍生的美好愿望,更是他们继续征战“沙漠”的不竭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