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峡口镇>首页>工作情况
峡口镇组建垃圾分类“收货郎”队伍 用小积分兑出乡村大变化
日期:2025-09-23 09:38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9-23 09:38
字号:
分享:

    每周三清晨,峡口镇的乡间小道上总会准时响起熟悉的吆喝声:垃圾回收咯!村民张民惠老人早早将分好类的废纸箱、塑料瓶、电池等装进编织袋,站在院门口等候收货郎的到来。以前这些有害垃圾真不知道咋处理。张老笑着说,现在有专人上门收,不仅能卖钱,还能用积分换东西,咱肯定支持!

过去,村里的生活垃圾多由村民自行处理。村民尤其是老年人普遍缺乏分类知识,往往将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混在一起丢弃在垃圾箱,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对此,峡口镇创新推出流动代收服务,组建起一支由本地村民组成的收货郎回收队。

38岁的刘洋不仅是大石村垃圾分类指导员,也是收货郎队伍中的一员。每周三,他都会开着面包车穿梭在乡村小路上废纸箱三斤二两,塑料瓶两斤半……”在西流村,刘洋一边过秤一边给村民核算积分。这法子既改善了村里环境,又给乡亲们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刘洋干劲十足地说,作为村里人,干这活儿特别有意义。他还补充道,即便不在固定回收日,只要村民一个电话,他也会及时上门,村里老人多,腿脚不便,我们年轻人多跑跑,服务好是应该的!

每月15日,峡口镇将收集起来的有害垃圾集中移交至玉马路有害垃圾暂存点,由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这套有偿回收+积分兑换的机制深受村民欢迎。可回收物按市场价现金收购,有害垃圾免费清运。每次服务后,村民还能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峡口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介绍,每次完成代收服务后,村民都能获得相应积分,这些积分可以换取香皂、肥皂、洗衣粉等日常必需品,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显著提高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更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难题。

峡口镇还依托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定期开展知识普及活动。曾经对垃圾分类一知半解的村民们,如今都能准确区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货郎的吆喝声不仅带来了便利与实惠,更串起了峡口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图景——环境更整洁,生活更美好,村民参与环保的热情日益高涨,共同守护着家门口的绿水青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全景政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