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信息>南岸动态
小得能跑进巷子 大得能装下群众的日子 萌翻外国友人的“宝宝巴士”不止可爱
日期:2025-07-04 09:4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7-04 09:49
字号:
分享:

3103路小巷公交。 

    “这小车也太可爱了吧!像从玩具盒里开出来的!”初夏的重庆,铜元局轨道站旁,来渝旅游的外国友人抖音用户“保保熊”举着相机,对着一台蓝白相间的迷你公交拍个不停。这台被群众亲切称作“宝宝巴士”的3103路小巷公交,载着背着书包的孩子和拎着菜篮的老人,灵活地穿梭在铜元局的陡坡小巷里,让见惯了大公交的外国友人“保保熊”傻了眼。为何小巷巴士能在重庆广受欢迎?因为它不止可爱。

陡坡窄巷里的“刚需”

    “您瞅这路,最窄的地方也就两车宽,旁边就是近30度的坡,大车来这儿一准儿‘卡壳’!”3103路驾驶员刘德伟擦着车身,指着不远处的大田坝街笑着解释。他说的是铜元局片区的老问题——这里居住着10多万居民,有4所学校,可通往轨道3号线铜元局站的路,不是远就是陡。

    从铜元局公交首末站沿着3103路的路线往外走,道路蜿蜒曲折,路边老房子的屋檐几乎要“搭”到对面墙上。“以前啊,轨道站下来要么爬15分钟陡坡,要么得等私家车‘捎带’,反正就是各种不安全。”住在春上南滨小区的李阿姨提着刚买的菜,凑过来搭话,“我们那会儿天天盼公交,可大车开不进来啊,总不能把房子拆了让道吧?”

    于是,“宝宝巴士”出现了。南部公交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测了37次路线,发现这种长5米、宽2米的小巷公交最合适——拐直角弯不磕墙,爬陡坡不打滑,就像给窄巷子量身定做的“代步神器”。

孩子的校车 老人的“腿”

    早上6点发车,7点“宝宝巴士”刚到融侨人民小学站,就被背着书包的孩子们“包围”了。

    “以前早上送娃上学,光找停车位就得20分钟。”家长张女士回忆,那时候堵在巷口的私家车排成长龙,“现在娃自己坐‘宝宝巴士’,8点前准时到学校,比我送还靠谱!”刘德伟师傅补充道,每天早晚高峰,车上80%都是学生,“别看车小,能载29人,满载爬坡也稳当,家长们都放心。”

    不光是孩子,老人们也离不开这小车。72岁的陈爷爷缓缓上车,熟门熟路地找了个座位:“去轨道站买降压药,以前走上来喘半小时,现在坐两站就到,空调还凉快得很!”从陈爷爷家到轨道站,公交只花了3分钟,但要是走路,得绕3个弯道,至少20分钟。

低速“叮叮”响 服务听孩子们的

    “叮叮叮——”车刚过揽湖路口,一阵清脆的提示音响起。“这是车速低于20公里时自动报警的,提醒路边行人注意。”驾驶员边打方向盘边说,“这条线路学校多,老人多,尤其放学时小孩乱跑,这声音比喇叭管用!”

    车厢里到处是“小心碰头”“慢上慢下”的提示,连扶手高度都比普通公交矮一些。“我们还请小学生提建议呢!”南部公交相关负责人笑着说,前阵子公交公司邀请辖区6~12岁的孩子“评课”,有小朋友说“希望车里的画展区换得勤点”,还有孩子建议“增加下车提示铃”,大家的建议七嘴八舌,而这些正在慢慢落实。

    如今,“宝宝巴士”每天载客近900人,成了铜元局片区居民的出行“刚需”。“萌萌哒”的“宝宝巴士”虽然小,小得刚好能钻进铜元局片区的巷子,但是它也大,大得刚好装下了群众便捷的日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全景政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