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区民政局>首页>工作情况
“救”在身边・养暖银龄:南岸区探索“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新路径
日期:2025-11-09 12:2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11-09 12:25
字号:
分享:

今年10月,正值第16个全国“敬老月”。在这充满温情与关爱的月份里,南岸区民政局积极作为,以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为契机,推动救助模式从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 + 服务”综合救助拓展,通过开展“‘救’在身边・养暖银龄”系列行动,为辖区困难老年人送上了全方位、多样化的温暖关怀。

一、创新模式,引入专业力量

为精准满足辖区困难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区民政局依托“荟助南岸”品牌,积极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新模式。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重庆市一福养老发展中心运营南岸区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以下简称“救助联合体”)。这一举措整合了街镇、专业社工机构、社区资源及志愿者队伍等多方力量,形成了强大的救助合力。在重阳节前,集中开展了“‘救’在身边・养暖银龄”联合系列行动,采用“居家服务+ 照料服务+关爱服务”三维模式,深入社区与敬老院,为180名困难老年人提供了贴心、周到的救助服务。

二、“暖心餐食”物质帮扶与情感关怀并重

针对困难、失能老年人就餐不便捷的问题,救助联合体携手南岸区银龄项目,组建了专属服务团队,推出“集体助餐+ 上门送餐”双轨服务,为30名困难老人定制“暖心餐食”。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帮扶,更是情感上的关怀。在广阳镇敬老院,餐桌上新鲜出炉的饺子、抄手热气腾腾,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在峡口镇的困难老人家中,志愿者不仅将热饭热菜端上桌,还会细心叮嘱老人“慢慢吃,不够再添”。一句简单的关怀、一桌可口的饭菜,让救助的温暖直抵老人心底,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尊重。

三、“安心居家”精准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聚焦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实际需求,救助联合体联合银帆志愿项目开展精准服务。在天文街道、长生桥镇、弹子石街道,志愿者们带着节日慰问品上门,与老人唠家常、问需求,细致检查老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情况。对于有理发需求的老人,志愿者当场拿出工具,娴熟地修剪头发,让老人瞬间精神焕发。从“主动问需”到“精准办事”,救助联合体构建了“救助+养老”的服务闭环。这种服务模式让困难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安全保障与生活便利,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体现了服务类社会救助在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银龄心语”专业陪伴呵护心理健康

关注困难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是本次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救助联合体携手天文街道、龙门浩街道,链接重庆市阳光助老中心的专业资源,为70余名困难老人开展“银龄心语”心理团辅活动。活动现场,社工通过趣味互动游戏打破陌生感,组织“自我拍手比赛”提高老人自信心,带领大家做舒缓健康操放松身心。专业心理咨询师还会一对一倾听老人心声,进行情绪疏导。这种有趣又专业的活动形式,为老人们的心灵“充电续航”,弥补了单一物质救助在心理关怀方面的不足。

五、“文化敬老”:多元服务点亮晚年生活

为丰富敬老院困难群体的文娱生活,救助联合体联动银帆志愿项目、重庆市阳光助老中心,邀请老年志愿表演团队和爱心摄影师,为区社会福利中心的70名困难老年人送上“文化大餐”。舞台上,合唱、舞蹈、戏曲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鼓掌喝彩。舞台下,爱心摄影师耐心引导老人摆出姿势,用镜头定格他们的笑容。对于行动不便的失能、失智群体,志愿者还会带着摄影设备走进房间,提供“上门留影”服务。无论是集体场景的热闹陪伴,还是个体层面的细致照料,“救助 + 养老”服务始终将每一位困难老年人纳入关怀范畴,用文化与爱为他们的晚年添彩。

六、持续探索,筑牢“温暖防护墙”

“‘救’在身边・养暖银龄”系列行动,是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的一次成功实践,充分展示了从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 + 服务”综合救助拓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下一步,救助联合体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组织的联动,不断升级“救助+”服务模式。以更扎实的行动、更周全的保障,为特殊困难群体筑牢“温暖防护墙”,助力他们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安享幸福生活,为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南岸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全景政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