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岸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及重庆市实施方案,以法治护航南岸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打造重庆高质量发展南部增长极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法治建设开创新局面
一是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设置“川渝通办”综合窗口,承接落实“川渝通办”362项,全年办理4.71万件。联合开展“川渝地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等专项行动5次,成立“南龙”质量基础设施单位服务资源库。与成都市高新区、成都市龙泉驿区、德阳市三地签订律师行业共建协议。
二是服务保障“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一企一策”推进国企改革,重庆经开区“管委会+公司”开发区运行模式加快推行,建立“四园一港”产业作战单元,圆满完成政企分离改革年度任务,获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依法公正妥善审理相关案件113件。
三是服务保障美丽重庆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审结集中管辖四地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02件。落实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相关案例入选最高检与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被《人民日报》报道。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协作,立案办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4件,督促收回国有财产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300余万元。
四是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全量承接并有序贯通运行市级应用100个、累计运行事件32.6万件,应用贯通覆盖率居全市第1。“法治·南山治堵”等7个应用纳入“区县应用一本账”、应用数量排名全市第2。镇街职能体系与“141”基层智治体系有机融合,镇街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全面实体化运行,涂山镇《“三破三立”夯实基层智治体系》获第一届重庆市改革创新奖提名奖。
五是加强涉外法治工作。建立由8家律所30名律师组成的“涉外律师人才库”,吸纳3名专家讲师加入“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专家库”。搭建国际化法律服务平台,区内2家律所与港澳地区律所达成战略合作,8家涉外律所服务全市15家企业拓展涉外业务。
(二)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法治管理展现新作为
一是丰富政策供给。出台《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7年)》《开展清廉市场建设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建立联席会议、督查考核、投诉举报受理回应、审查抽查、政策措施会审等5项制度机制,动态清理妨碍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文件10件。
二是提效政务服务。“一窗综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有力有效,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39.18万件,按时办结率100%。全面推动新“渝快办”落地,上线事项1519个,办理业务1.46万件。大力推广24小时自助服务,促进更多事项全程自助办理。全年提供“延时+预约”服务1.27万次,为全区16个重点项目、170余家重点企业提供全程无偿帮代办服务。严格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全年减税降费13亿元。
三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印发《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信用状况监测指标(2024年版)》,推出首款融资产品“重信贷”,采取“政府+银行+担保+科技型企业”的多方合作模式,为南岸1.5万户中小微企业注入“源头活水”,授信总额超3000万元,有效破解小微市场主体融资覆盖度低、信贷违约高、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四是健全商事调解机制。成立全市首个金融专业调解中心,消费金融纠纷数字化智能调解平台上线运行。以江南商事调解中心为依托,健全民营企业商事调解机制,建立商会调解室19个。调解蚂蚁消金公司纠纷总量25.5万余件,当事人可联8600余件、可联率9%,调解成功2200余件、调解成功率24%,主动履行率47%,总回款近4000万元。
(三)聚焦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法治体系激发新活力
一是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行政决策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定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邀请区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招商引资项目协调会、涉法事项专题会、行政立法论证会等各类会议100余人次,审查项目投资等协议241件次。
二是依法接受监督。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等各方监督,分别办理议案建议和提案255件、363件,满意率均达100%。持续加强对政策落实、财政管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健全行政执法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作机制。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13830条,“全景政务通:打造政务公开、政务服务聚合空间”入选2024年全国“网上政府”优秀创新案例。
三是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范性文件管理务实高效,制发《南岸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对政策措施及规范性文件开展合法性审查30件,报备规范性文件3件。积极推进“双备案”试点工作,行政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及时率100%,备案审查通过率100%。
(四)聚焦深化行政执法改革,法治质效提上新高度
一是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调整1005项行政执法事项,划入区级综合执法队伍统一实施,综合率达到73%。纳入赋权清单事项77项,构建起“法定+赋权+委托”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构建“5+1+2”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模式,行政执法队伍种类精简比例44%。实现“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在执法部门、镇街全覆盖,全年在数字应用平台开展行政执法1.13万次,发现问题4282个,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53件。
二是推行多跨协同执法。建立“1+N+15”联动机制(即区司法局+N个区级执法部门+15个镇街综合执法队伍),健全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好执法领域“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凝聚执法监管合力。推行15个领域多跨协同“综合查一次”的组团式执法应用场景,联动11个执法部门,整合122个行政检查事项,把“多个部门重复查”变成“一支队伍一次查”。
三是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构建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容错纠错、监督员管理、案卷规范制作、案卷评查等5项制度。落实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选聘10名行政执法监督员、设置10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深化案卷评查制度,抽查区公安分局等12个执法机构共300余卷执法案卷,发现问题20个并及时整改。
(五)聚焦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法治保障迈上新台阶
一是增强行政复议与应诉效率。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新收行政复议案件365件,同比增长295%,通过“复调对接”机制化解行政争议,化解率超过85%。完善案件败诉风险预警和败诉案件复盘机制,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
二是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南岸实践,调解案件1.25万件,调解成功1.24万件,成功率达99.6%,调解力指数排名A档,信访数量和人次分别下降64.8%、59.9%。部署调解“融网进楼”专项行动,在网格组建调解小组,建立调解统筹员、线上调解员。
三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构建实体、热线、网络三个平台融合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网”,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732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534.5万元。重庆瀛永律师事务所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四是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石。积极推广基层法治观测(察)制度,建立配套工作机制5个,选取法治观测点15个,选任基层法治观察员42名。开展标准化司法所建设,重点建设龙门浩、南山、弹子石等8个司法所。夯实基层法治底座,15个镇街和153个村居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培育“法律明白人”764名。
五是推动社会守法意识提升。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开展《宪法》《民法典》及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70余场次,为140余家企业解决“合同纠纷”等领域涉法风险隐患33起。组织51名新提任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全市法治考试。实施精准普法改革,全民反诈宣传作品荣获重庆市首届“互联网+故事”普法大赛优秀奖。
二、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深学法治理论。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各单位党委(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考试内容,作为网络普法首要任务,统筹南岸网、掌新南岸APP开设3个普法宣传专题专栏,刊发转载相关普法宣传稿件228篇次、视频14条次,阅读量114万人次。
(二)强化法治担当。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等工作8次,分管负责同志组织召开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推进会议9次,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涉法案件情况。
(三)压实法治责任。全面推行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评议制度,建立“专题述法+现场点评+跟踪督办+整改落实”闭环模式,开展述法考评,测评结果好评率达98.5%。健全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贯通联动机制,将法治建设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区委第五轮巡察、区委政治巡察与政治督察贯通协作试点。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南岸区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个别部门、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二是“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需持续深化,行政执法部门下沉至基层执法力量相对薄弱;三是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有:个别领导干部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行政执法改革中各执法部门、镇街协作配合机制不完善;基层法治人才供给不足。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举措
2025年,南岸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六届历次全会精神,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协作联动,助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总结自查工作,积极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区创建,加强法治督察工作,推动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法治保障效能。落实“9+2”中心城区一体化推进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深化“一窗综办”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统一受理、“一站式”办理。加快涉外法治建设步伐,加大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培育力度。三是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提升惠民利民质效。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全民反诈、矛盾纠纷调解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精准普法改革,积极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圈,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水平,精心实施律所品牌战略计划,创新公证服务产品供给。四是深化改革攻坚,塑造法治建设亮点。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方位、系统性、整体性重塑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做强做实乡镇(街道)“一支队伍”,完善“管执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承接平安法治领域改革试点任务,谋划数字法治“一件事”应用,打造具有南岸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特此报告。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6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