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区卫生健康委>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卫生健康服务>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南岸区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引导
南岸区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措施
日期:2024-08-01 10:2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4-08-01 10:27
字号:
分享: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

一、总则

(一)目的

为确保我中心安全、有序、高效地运行,及时应对和妥善处

中心内的突发事件,保护患者、中心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个部门负责本部门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各科室负责人积极配合,按照分级响应、分级管理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置的责任制。

2.严格规范,处置有力。按照“建章科学化、工作制度化、行为规范化、办事程序化、监督过程化”的要求,严格执行各类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协调配合,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反应迅速。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涉及中心各科室、各职能部门、有关单位的,要主动配合,密切协同,形成合力,保证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处置果断有力。

4.坚持平时工作和应急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要将事前预警与事后应急结合好,按照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将应急处置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中,做好经常性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三)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四)预案适用范围

1.突发事件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突发事件是指临床工作中突然发生的、影响或可能影响中心内正常诊疗秩序,危及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事件。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患者在我中心就诊期间,突然出现危及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事件,主要包括昏厥、休克、猝死、严重输液反应等。

2)突发医疗运行保障事件。主要包括停电、停水、火警、电梯运行、网络故障等意外。

3)突发医疗投诉、纠纷事件。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在我中心就诊期间,因医疗争议在中心内突然实施的影响医疗秩序、危及人身安全以及可能造成公私财物损坏行为的事件。主要包括对医务人员进行侮辱、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损害中心财物等行为。

4)突发网络舆情事件。是指事关涉及中心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微信、微博、论坛、贴吧转帖,可能对本中心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本中心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或本中心职工互联网违规转载或发布信息、评论造成恶劣影响等突发舆论情况的应对处置工作。

2. 突发事件分级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

1)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我中心整体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中心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处置的紧急事件。

2)重大突发事件(级):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我中心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中心多个部门力量和资源进行联合处置的紧急事件。

3)较大突发事件(级):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我中心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本部门及中心个别部门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事件。

4)一般突发事件(级):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我中心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只需要调度本部门或中心个别部门力量和资源能够处置的事件。

    二、预警机制

(一)预测与预警

医务科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报告人、科室等。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短信、微信、警报器或组织人员逐科通知等方式进行。

、应急处置目的

(一)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整个街道、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

(二)要依靠科学,遵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

(三)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参加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四)根据中心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物资储备。

、具体工作要求

(一)坚持预防为主,抓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增强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中心预防保健科、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通过宣传栏、讲座等途径,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2.加强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防护学习。定期组织由全体职工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参加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医务、公卫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防护水平。

3.进一步加强门诊分诊及发热留观室的硬件建设,增添必备的诊治设施。

(二)加强医疗救治

做好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当卫生行政部门下达可能发生疫情警报或疫情可能波及本辖区时,在门诊大厅前设立体温测量站,引导发热病人到相对隔离的预检分诊点进行初诊,初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发热,怀疑可能是人禽流感的病人,转诊至上级定点医院。

对于怀疑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时,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病人的留观和转运工作。  

(三)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做好中心感染控制工作。中心要加强门诊的通风,医护办要做好消毒防护工作的指导与督查,确保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的落实。医护人员加强自我保护,防止医院内感染。

、疫情报告及管理

医务人员或防保人员收到有关疫情后,要立即向中心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不得延误。中心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上报区卫健委及区疾控中心。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加强人禽流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时相关科室的组织协调;完善疫情信息报告网络,强化预警预测;提高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控制疫情传播,降低病死率,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