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迎龙镇>首页>工作情况
社工不是修补遗憾 而是替岁月归还温柔
日期:2025-03-28 14:4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3-28 14:47
字号:
分享:

许琴为独居老人送去暖心餐。受访者供图

    讲述人:重庆即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 许琴

“社工这条路,我走了十年”

    我是许琴,一个扎根弹子石的“老社工”。2008年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我便一头扎进王家沱社区。那时的社区工作多是家长里短,可正是这些“小事”,让我触摸到基层最真实的温度:帮独居老人换灯泡、陪留守儿童写作业、调解邻里矛盾……五年时光,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社工的脚底要沾泥,心里才能装下人间烟火”。

    2015年,我创办了重庆即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有人说我“傻”,放弃稳定的社区书记岗位去闯未知的路,但我知道,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一张婚纱照,让我看见心愿的分量”

    2016年,我们发起了“弹子石微心愿”项目。初衷很简单:让居民的小愿望被听见,让善意有处可安放。没想到,这一做就是九季,1348个心愿的背后,藏着太多动容的瞬间。

    最难忘的是石桥社区的袁爷爷。他握着我的手,声音发颤:“我和老伴结婚60年,连张婚纱照都没有……”那天,我们联系了摄影团队,为两位老人换上礼服。当镜头对准他们时,袁奶奶悄悄抹泪,袁爷爷却挺直了腰板,像年轻时一样牵紧她的手。照片定格的那一刻,我忽然懂了:社工不是修补遗憾,而是替岁月归还温柔。

“公益不是独行,而是点燃星火”

    微心愿的“火苗”越烧越旺。2019年,我们牵头成立“弹子石公益联盟”,联合37家企业、商户,把“扶贫济困”和“公益环保”拧成一股绳。有人问我,怎么说服企业参与的?我说:“不是说服,是唤醒,是共情。”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某次企业座谈会上,一位老板听完袁爷爷的故事后,当场承诺:“我们每年拿20万做‘参与式慈善’!”如今,“弹子石公益联盟”累计服务超2.2万人次,更推动了38家企业将公益纳入战略规划。这让我更加确信:善意会传染,公益的尽头是人心相通。

    “从‘输血’到‘造血’,社区需要长久的暖”

    同一年,我们尝试了更“冒险”的一步——联动经营主体,采取“公益+低偿”模式,创办了弹子石裕华街社区食堂,后面更是发起“一碗暖心饭”抖音公益项目。起初有人质疑:“免费午餐多省事,何必折腾?”可我知道,“救急容易,救穷难;输血简单,造血才是出路”。

    我们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暖心餐,同时向年轻上班族开放平价餐。差价由公益基金补贴,商家负责运营。如今,食堂每月服务超2000人次,还衍生出“送餐志愿队”“老人生日会”。更让我欣慰的是,曾经的受助者王阿姨主动加入厨房帮厨:“许理事长,我也想给大伙儿做碗热和饭!”

“社区基金的种子,正在破土”

    2022年,我们开始运营社区基金项目。通过链接企业捐赠、居民众筹,筹集到500万余元,聚焦社会救助、养老、困境儿童等领域开展服务。有人问我:“做这么多不累吗?”我总想起袁爷爷那张婚纱照——当两位老人眼含泪光却笑得像个孩子时,我就知道,这条路值得走到白发苍苍。

    十六年社工路,弹子石从“老社区”变成“新家园”,而我也从青涩的“小许”变成孩子们口中的“许嬢嬢”。未来,我想带着即善团队做两件事:一是让每个微心愿都有“回响”,二是把公益的根深深扎进南岸沃土,开出最美的幸福之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