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5点46分,收到区城市管理局经办人员发来的感谢信息时,区人力社保局社会保险科科长聂兵觉得兴奋又不可思议,从事工伤认定相关工作15年来,这是他处理的最快的一起工伤认定案件,从着手开始调查取证,到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仅仅用时4个小时。
3月28日,区市政设施管理处提交了职工刘洋的工伤认定申请,区人力社保局于当日受理,并同步开始调查认定程序。因涉及100万余元重大基金支出,区人力社保局社会保险科于3月30日下午预约到受伤害职工的2名同事进行调查询问,经调查核实,刘洋确为工作期间发生车祸致现场死亡,流程清楚,事实清晰。
调查结束后,区人力社保局立即召开科室专题会议,就该案展开讨论,通过认定决定、初审、复审三个环节,一致认为刘洋于2023年3月13日受到的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一)项,属于工伤认定范围,予以认定为工伤,并立即出具了认定工伤决定书。
“太感谢了”“你们的速度绝对值得点赞”“我们也可以给家属一个交代了”,收到认定书后,区城市管理局相关经办人员接连发了三条感谢信息给聂兵。“这是迄今为止处理速度最快的一起案件,一般都是受理后60天出结果的。”聂兵说。
刘洋案件的“快”,不是偶然。今年,区人力社保局聚焦“三服务”工作重点,全力推进工伤服务工作落地落实,加快工伤认定速度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据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以来,全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2.78万人,认定工伤438件,工伤事故发生率较上年度同期相比下降12.9%,全区工伤认定案件办理时限同比提速9天,在一季度“赛马”比拼中排主城9区第一名。
亮眼的成绩离不开区人力社保局创新工伤服务工作的务实举措。“对我们来说,工伤服务要提速,经办服务环节至关重要。”聂兵说。
不久前,记者从区人力社保局了解到,工伤保险伤残待遇网办系统已经正式上线,企业工伤职工可通过“重庆人社”手机app,申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4项工伤保险待遇。
“因为了解到工伤待遇申领人员大多行动不便,区人力社保局社保科、区社保中心工伤待遇科就协同配合,取消了鉴定结论读取申请环节,简化了流程。”区人力社保局社保中心养老待遇科肖玲告诉记者。现在,企业工伤职工申领伤残待遇无须提供包括待遇申报单、工伤认定书、身份证件在内的任何材料,工伤保险伤残待遇申领“一次也不跑”。
不止“零跑腿”,区人力社保局还积极推进工伤案件调查、工伤认定工作“马上办”。
今年,区人力社保局大力推进机制改革,以报案“网办”、上门“帮办”、调查“快办”、案件“优办”推进工伤案件调查全方位提速,同时,还建立了财政、人社、卫健、工会等部门工伤预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制度体系,构建了企业政策需求和矛盾纠纷调解“两张清单”,梳理50家事故伤害高发企业名单健全疑点案件反馈处理机制。
此外,区人力社保局不断优化认定流程,以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调查核实、第一时间进行认定的“三个一”服务完成工伤认定工作提质增效。刘洋案件中,从完成调查到出具认定书仅用时一个小时。
现在,全区各企业都可通过工伤事故网上申报系统进行申报,事故发生至提交事故报告信息平均时限已降低至18.5小时,事故伤害报告和工伤认定申请两个事项共计减少申报材料3项,工伤认定办理时限较去年同期提速8%,工伤认定案件调查率从25%提升至48%,工伤事故高发企业工伤案件同比下降18%。
“我们始终坚持人社服务既要有温度,又要有效度,真正在服务企业和群众上跑出‘人社加速度’,让企业职工少跑、快办、省心。”聂兵说。(本报记者 闵子)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