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参观珐琅彩瓷艺术展。
日前,南岸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展览之一——“华彩——珐琅彩瓷艺术展”在位于南岸区文化艺术中心的南岸区博物馆持续展出,邀请广大市民来南岸逛展,感受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瑰宝的魅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期间,故宫文物南迁华东,避地西南,历时十余载,行程数万公里,两度入渝。位于南岸的安达森洋行、海棠溪向家坡等地,既是故宫文物的存放地,亦是国宝“长征”的见证地。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旧址安达森洋行曾存放故宫文物3694箱,包含青铜器、瓷器、书画和玉器等精品文物,为守护故宫南迁珍宝作出重要贡献。这些瓷器中,就不乏著名的珐琅彩瓷器。
珐琅彩瓷技艺诞生于清康熙年间,是将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创烧的彩瓷新品种,宫廷档案记载名称为“瓷胎画珐琅”,清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鲜有制作。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制作它所需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经过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入炭炉经600℃高温焙烧而成。
历史上,珐琅彩瓷因造价过于昂贵,其烧制工艺曾一度失传,直至近年才复烧成功。此次“华彩——珐琅彩瓷艺术展”展出的珐琅彩瓷器共52件,其中包含由故宫博物院授权复制的清代宫廷珐琅彩瓷藏品10余件。据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展品共分“欧陆风情”“珍品复刻”“穿越时空”“时尚生活”四个章节,烧制手法体现了清代宫廷珐琅彩瓷大气雍容、细腻精致的美学,展现内容不但有《山海经》《广阳杂记》等文献中记载的十二生肖形象、十二月花神传说等传统文化,还有中国载人航天等时代主题的展品。整个展览融合东方制瓷技艺、西洋釉料装饰、中国传统书画等艺术风格,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文化艺术展。
2月14日上午,一群受邀的公益讲解体验官来此逛展,在专业讲解员的介绍下,沉浸式感受了珐琅彩瓷作品的魅力。据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每周都会开设公益讲解时间,设在每周六15:30(无须预约)。“华彩——珐琅彩瓷艺术展”将持续展出至3月9日(每周一闭馆),邀请广大市民前来免费逛展。此外,区博物馆还常设“南岸史蕴——南岸区历史文化陈列”展,四大主题板块、227件文物藏品集中展示了南岸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让市民近距离“触摸”南岸,感受历史与文化融合的艺术魅力。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