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柱祥展示自己参与建造的猎潜艇。
这一刻,81岁的鲍柱祥与历史凝望。
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节,鲍老站在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眼前是再熟悉不过的037型猎潜艇。
鲍老用掌心轻抚冰凉的舰体,仿佛触碰到了岁月的年轮。他眯起眼,抬头望向高耸的舰桥,记忆如潮水般翻涌——当年,这艘猎潜艇的每一块钢板、每一颗铆钉,都曾在他和工友们布满老茧的手中淬炼成型。
在高大的舰体下,鲍老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小,却又异常挺拔。他缓缓踱步至舰艏,凝视着重新漆上去的“649”编号,忽然笑了:“老伙计,你还是和当年交船时一样精神。”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船舶相关院校的毕业生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被分配到了祖国中西部的深山峡谷。
因为,他们要在“山里造船”。
就读于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主修船舶内燃机专业的鲍老,就在那时候,来到了国营重船厂。
而这一分配,分配的不仅是“饭碗”,也是鲍老的一生。
鲍老所在的国营重船厂的名字是后来改过的。在此之前,它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429厂”,那是这个三线军工厂的代号。
和年轻工友们来到厂里报到后,鲍老的第一件事并不是造船,“搞基本建设阶段,厂里并没有开产。”之后,鲍老和工友们被安排到国内各家军工厂,专门学习造船技术。1976年,鲍老带着他记录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从上海学成归来。
1978年12月,厂里终于开工生产第一艘037型猎潜艇。
“生产了两年才交船。”鲍老笑着回忆,我们建造的第一艘猎潜艇代号是“649”,它身长58.77米,宽7.1米,深4.2米,吃水2.1米,主炮57mm,副炮25mm,能抗7级风浪……每一个数字,81岁高龄的鲍老记得清清楚楚,“037型猎潜艇是我们国家首型自主设计建造的猎潜艇,也是我们共和国海军的初期力量。”
经历了猎潜艇建造的摸索阶段,技术逐渐上手,之后每艘猎潜艇的生产工期缩短至一年,船上的发炮装置,也从手动改良为了半自动。
有了生产猎潜艇的经验,厂里订单陆续跟来,从1978年到2000年,厂里不断接到国外订单,所造的民船、货船也卖到了国外。但鲍老的工作始终围绕着猎潜艇“打转”。
“那20多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在和猎潜艇打交道。”鲍老细细计算,“从我手上一共建造了19艘猎潜艇,我把它们交到上海、青岛,让他们驶向沿线海军部队。”鲍老打趣自己经历了厂里的三期精品,“这事儿值得我高兴一辈子。”
2000年以后,037型猎潜艇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被056型轻型护卫舰等新型舰艇所取代,“但没有037型猎潜艇,就没有后来的发展,它的研制和使用经验为中国海军舰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鲍老始终肯定着猎潜艇的“功劳”,他缓缓地转过身,目光越过基地的围墙,仿佛看到了辽阔的海平面上,新一代舰艇正劈波斩浪、昂首前行。
如今,鲍老仍每天关注着祖国的海军事业。他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会有像他一样的人,将青春铸成舰,将一腔热血汇成海,守护着共和国永不褪色的蔚蓝信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