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我区安全防线既有“科技范”,又见“人情味”。头顶,无人机盘旋升空,热成像实时捕捉人群密度;脚下,救援队员穿梭林间,逐寸排查火险隐患。为应对假期高温与大型活动双重挑战,区应急管理局专业救援支队以“科技+脚力”双擎驱动,实现森林防火“零火情”、万人观演“零事故”,用硬核举措为市民游客假期安全按下“确认键”。
严守林区安全
每日巡护排查火情隐患
“五一”假期,区应急管理局专业救援支队队员化身“森林卫士”,每日早、中两个时段雷打不动地进山巡查。4辆满载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泵等80余台“硬核装备”的救援车穿梭于蜿蜒山道,队员们手持检测仪,如同“扫描仪”般扫过每一片林区——植被含水率、输水管道渗漏、隐蔽火源……连落叶堆下的暗火苗都难逃法眼。
假期游客增多,队员们见缝插针开展“移动课堂”,劝阻焚烧秸秆、野炊等危险行为。“防火点灭火器压力正常,值班人员在岗!”对讲机里传来汇报声。这支“铁军”用脚步织就一张防火网,确保南岸林海安然无恙。
科技赋能活动保障
无人机热成像监测人群密度
当夕阳将长江染成金红,南滨路灯光秀舞台旁,另一场“科技战”悄然打响。
“A区人群密度接近阈值,立即启动分流!”指挥车内,无人机传回的热成像画面实时跳动。为守护数万市民的“星空盛宴”,区应急管理局快反队员以“定点警戒+摩托巡控”模式在人潮中穿梭,4G布控球将高清画面同步回传,大华视频系统如同“千里眼”俯瞰全场。
“以车代库”的移动战勤体系更显巧思——救援车秒变“装备库”,无人机、应急通信设备、破拆工具一应俱全。舞台上光影绚烂,台下50米隔离带外,队员小李操控的无人机正用红外镜头扫描地面。这场“人机协同”的保障战,让隐患还未“冒头”便被掐灭。
据悉,假期期间南岸区未发生森林火情,灯光秀活动现场秩序井然。多组现场图片记录了救援队员携带装备巡护林区、操作无人机监测人群等工作场景,展现了应急队伍“科技+人力”协同作战的高效与专业。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